• $

    行业动态

    探寻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可行性
    来源:www.ynmnjy.com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5日

    探索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可行性

    王一涛

    高水平大学聚集了一国或全球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毕业生在社会发展或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全球公认的高水平大学有两类:一类是注重科学研究、通过发现和运用新知识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如哈佛、耶鲁;另一类是以美国的文理学院为代表的、提供卓越本科教育的教学型大学,如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水平大学都是公办高校,但一些国家的私立高校却是高水平大学的代名词。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高校,日本、韩国有几所私立高校在世界上也具有很高知名度。

    民国时期我国也有一批高水平私立高校,如燕京大学、南开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等。改革开放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开始复兴。截止2015年5月,我国共有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722所,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高等教育总量、引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民办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佳,目前尚没有能和公办高校平起平坐的高水平民办高校。

    呼唤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出现

    我国高校在世界主要大学排行榜中的地位越来越靠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北大、上海交大、清华、浙大等4所大学分别位于第115、118、126和150位。在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分别位于第25、41、51和70位。在美国新闻(U.S News)发布的“2016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北大、清华和复旦分别位于第41、59和96位,其中清华大学在工程学科排名中全球第一。在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与美国等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从高水平大学的数量来看,我国只有三、四所大学可以进入前100强,而美国则有50余所高校位于前100强,另外,美国高校在大部分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都高于我国高校。

    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首先,可以拓宽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经费来源。国家财政经费是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是今后进一步增加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财政经费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此外,单纯依赖公办高校来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可能会产生“创造了少数的获胜者,但是牺牲了大多数”的窘境。如果我国能有一批以民间资金为主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则可以开辟财政经费和民间经费两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渠道。其次,有利于推动我国大学的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受到许多体制弊端的困扰,而民办高校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内部治理等办学体制改革中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鼓励和扶持一批高水平民办高校可为公办高校提供体制改革的经验。最后,高水平民办高校也将发挥“鲶鱼效应”,促进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良性竞争,提高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办学效率,促进两类高校合理定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多样性和多元化,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生态。

    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可能性

    民办高校具备办学机制新、历史负担小、战略规划清晰、发展重点明确等后发优势。目前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主要瓶颈因素是经费短缺。很多民办高校是企业投资举办的,受企业规模和企业效益的影响,这些企业向民办高校提供的资金有限,部分企业实际上还依赖于民办高校的“反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汽车、机械、医药、电子等重要行业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企业。这些企业的资金雄厚、技术一流、管理先进,对最新科研成果有强烈的需求。若这些拥有巨大市值的公司有投资兴学的意愿,所投资的民办高校有可能借助于雄厚的资金和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而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立于1984年的浦项科技大学是韩国的一所私立高校,在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已经跻身于全球知名高校之列,浦项制铁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所提供的雄厚资金是其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断深化的中外合作和公私合作也将为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提供契机。广义上看,中外合作高校也属于民办高校范畴,我国已有的7所中外合作大学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些中外合作大学在国内的高考录取分数已经超过很多办学历史悠久的公办高校。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也通过国际合作极大提高了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根据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与设计”(art&design)学科已位居全球大学第51至100名段,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民办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取得的最佳成绩。公私合作也将为我国未来新建的民办高校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插上翅膀。杭州市政府拟联合国内外相关企业新建一所新型的一流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该校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或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相关院系,向世界一流大学发起冲击。

    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政策期待

    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实际来看,优化政府的政策设计是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关键。首先,要健全民办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框架。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制定积极的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欢迎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要清晰地界定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长期战略中的地位,降低民办教育投资者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使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充分的政治和公众支持,增加潜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其次,建立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扶持渠道。目前我国已有若干所教学质量好、社会声誉佳、公益属性明显的民办高校得到了经常性财政拨款。但是,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拨款还需要加强,政府应该拓宽对民办教育的经费扶持,建立起“不分公私,只求质量”的竞争性拨款机制,使教育质量卓越的民办高校能够借助财政经费进一步脱颖而出。

    再次,减少对民办高校的干预,赋予民办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高水平大学不是政府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而是大学自主、学术自由、院校竞争的副产品,而创设这个环境就是政府的责任。应允许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自身的使命、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根据自身对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研判自由地设置专业、确定研究领域和学历层次。此外,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高成本的教育,应允许民办高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承受能力自主地确定学费。

    最后,要降低对民办高校的硬件(特别是土地)要求,允许民办高校将资金用于自身最需要的领域。我国未来的高水平民办高校不可能成为“大而全”的高水平大学,而只能选择加州理工或威廉姆斯学院等“小而精”的发展路径。目前国家政策对民办高校的土地面积、校舍面积、在校生人数、图书数量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实际上,大学的教育质量与土地、校舍、在校生人数等指标没有必然联系,美国卓越的文理学院在校生人数一般只有2000人。当民办高校有限的资金被迫用来购买土地、建造校舍并维持较大规模的在校生时,能够用于招聘、使用和保留优秀师资的资金就会减少,而后者才是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关键。

    (作者系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